一、大赛目标
将大赛与《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学与自我成长》等课程和生涯体验日等活动相结合,互为补充,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提升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
二、大赛内容与赛道组制
(一)成长赛道
面向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考察其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并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围绕实现目标持续行动并不断调整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校赛获奖学生可获得实习机会。
(二)就业赛道
面向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方式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和全体研究生,分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考察其求职实战能力,对照目标职业及岗位要求,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契合度,个人发展路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校赛获奖学生可获得岗位录用意向。
三、大赛赛制
(一)大赛采用初赛、复赛、决赛赛制
(二)学院初赛赛制
初赛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11月24 日晚12:00
1.成长赛道
(1)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职业发展规划、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成果(PDF 格式,文字不超过1500字,如有图表不超过5张);
(2)生涯发展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2.就业赛道
(1)求职简历(PDF格式);
(2)就业能力展示(PPT格式,不超过50MB;可加入视频);
(3)辅助证明材料,包括实践、实习、获奖等证明材料(PDF格式,整合单个文件,不超过50MB)。
学院大赛评审组将根据各位选手提交的材料,经材料评审选出并 推荐优秀选手晋级校赛。
四、参赛材料提交方式
参赛选手需将上述材料上传至相应平台,共分为三步,均需在11月24日晚12:00之前完成:
1.上传至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官网(网址:zgs.chsi.com.cn)(此步至关重要,每位参赛同学均需完成此步);
2.成长赛道:个人完成参赛材料文件夹打包后上传上传至指定邮 箱:3299587213@qq.com;个人压缩包统一命名为:“成长赛道-xxx”; 个人参赛材料封面标记个人班级学号电话方便后续联系;
3.就业赛道:个人完成参赛材料文件夹打包后上传至指定邮箱:3299587213@qq.com;个人压缩包统一命名为:“就业赛道-xxx”; 个人参赛材料封面标记个人班级学号电话方便后续联系;
4.参赛同学需加入QQ群(群号:595204208),方便后续通知跟 进比赛情况,群二维码如下:
通过此次职业规划大赛,希望能够激励更多大学生关注职业发展,明确职业目标,帮助同学们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不仅是一个竞争的平台,更是一个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五、赛事组织及激励措施
(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赛事与学校《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 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及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有机结合,原则上选课学生均应参加一个赛道的比赛。
1.《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以成长赛道参赛情况作为结课考核方式;《研究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就业赛道参赛情况作为结课考核方式。
2.报名参赛、接受赛事课程辅导并全程完赛的大三、大四学生选修2025年春季学期《大学生就业指导》, 可申请免修该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
3.获校级铜奖以上荣誉的本科生,参照《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暂行办法》给予创新学分认定。
(二)激励措施
1.校级决赛现场将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和相关专家参与大赛评审,选手将有机会获得实习或就业offer。
2.学校将大赛与各类就业指导、线上线下招聘等同期活动统筹推进,广泛动员用人单位参与大赛,助力更多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实现就业。
3.本赛事由教育部主办,学校按同类赛事标准将此次大赛纳入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等评价体系。
4.学院具体参赛激励政策如下:
面向本科生:报名参加学院赛事的本科生按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标准给予综测加分0.5分,获得一等奖推荐至学校参赛的同学按照“参加校级活动”标准给予综测加分1分(取最高分,不重复累加);获得相关奖励证书者可按照综测有关规定取最高分加分,不重复累加。 参赛者每人可获得志愿服务学时(+1), 表现优异者代表学院参加校 级比赛并获得学校二等奖以上可获得志愿服务学时(+5), 加分以最 高项为准。
面向研究生:参赛者每人可获得志愿服务学时(+1),表现优异者推荐参加校赛,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并获得学校二等奖以上可获 得志愿服务学时(+5),加分以最高项为准。
同时,学院对优秀选手同步给予学院、学校文创产品等其他丰厚 奖品作为奖励。
六、有关要求
(一)大赛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参赛选手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不含已通过推免等确定升学的毕业年级学生)。每名选手结合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一个赛道报名参赛,不可多个赛道重复参与。
(二)参赛选手应按要求在大赛平台准确填写报名信息,提交材料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否则直接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本方案所涉及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学院所有。如有疑问, 可咨询:
陈老师、赵依婷:027-67883096
潘誉:QQ(1420772749)
朱景怡:QQ(3299587213)